信息创造价值 数据汇集财富

智慧云极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众号
为何越套保越亏?别让 “风险盾牌” 变 “亏损利器”!
发布时间: 2025-11-26 文章来源: 微信公众号

在大宗商品市场这片领域中,不存在“稳赚不赔”的投机机会,有的只是“严守底线”的套期保值举措。

近年来,“原本想着对冲风险,结果却变成了在市场里疯狂豪赌”,这已然成为当下大宗商品行业套保业务常常遭遇的现实写照。相关数据揭示,参与套保的企业里,超过半数都未能达成预期目标,部分企业甚至因为“套保演变成投机”而深陷巨额亏损的泥沼,时致今日,中航油事件、国储铜事件仍是行业难以忘却的惨痛记忆。

图片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套期保值本是企业抵御价格波动的 “盾牌”:通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反向操作,用一个市场的盈利抵消另一个市场的亏损,实现 “锁定成本、稳定经营” 的核心目标。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这面“坚固盾牌”为何屡屡变成伤害自身的“锐利武器”?

归结问题根源,既在于市场的复杂多变,更在于企业在认知、操作与制度上的多重误区。

图片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认知错位:把 “风险对冲” 当成 “盈利工具”。部分企业混淆了套保与投机的本质区别:套保以“风险中性”为目标,接受“有限盈利”以换取“确定性的稳定状态”;而投机则是主动拥抱风险,追求价格波动带来的超额收益。在实际操作中,不少企业看到期货账户盈利就增加仓位追涨,出现亏损就砍仓止损,完全脱离了现货的实际需求情况。

策略脱节:套保方案与经营实际 “两张皮”。有效的套保必须紧扣企业生产经营节奏,但很多企业的套保策略存在严重 “不匹配”。如品种不匹配:用相关性极低的期货合约对冲现货风险,如石化企业用原油期货对冲塑料制品价格风险却未验证关联度,导致对冲失效;比如规模不匹配:套保头寸远超现货风险敞口(如超出实货规模 20% 以上),或未覆盖全部敞口,本质上变成方向性押注;还有期限不匹配:期货合约到期时间与现货采购销售周期脱节,比如用 3 个月到期的期货对冲 6 个月后的现货风险,引入新的时间风险。

核算误区:单看期货盈亏,忽略 “套保组合视角”。套保的效果需要结合期货与现货账户综合判断,但不少企业陷入 “单账户核算” 的误区:只盯着期货账户的盈亏,却忽略了两者的对冲逻辑。例如,现货价格上涨时,期货账户可能亏损,但这部分亏损会被现货的增值抵消,整体经营风险已被对冲。这种片面核算导致企业误判套保效果,进而调整策略偏离初心。

风控缺失:缺乏 “红线意识” 与流程约束。套保业务需要严格的风控体系兜底,但很多企业存在明显短板:头寸失控:缺乏明确的头寸审批流程,交易员可随意调整仓位,甚至超出授权范围交易;保证金管理不当:未预留充足备用金,市场波动时因保证金不足被强制平仓,导致套保中断,现货风险完全暴露;部门协同失效:采购、销售、财务、风控部门信息不通畅,比如采购部门未及时同步现货头寸,导致风控部门制定策略时数据失真。

最后就是情绪干扰:被市场短期波动带偏节奏。大宗商品市场受供求关系、宏观经济、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,价格波动剧烈。部分企业缺乏独立判断能力,容易被市场情绪裹挟:看到价格持续上涨就盲目扩大套保规模,预判下跌就过度压缩头寸,最终脱离 “风险对冲” 的核心目标,变成被动投机。



图片
因此,套保变投机的核心解决方案,在于 “守住初心、筑牢防线”。

企业必须在制度中明确:套保的唯一目标是 “对冲风险”,而非盈利。严格遵循《期货与衍生品法》及国资监管要求的 “四匹配两适应” 原则:品种相近:期货标的与实货高度相关(关联度系数≥0.7);规模相当:套保头寸控制在实货风险敞口的 80%-120%;方向相反:确保期货与现货风险对冲;期限相近:期货合约月份与经营周期匹配;两适应:匹配企业资金实力与交易能力,不做超出承受范围的操作。

图片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套保方案不能 “纸上谈兵”,需动态匹配经营实际:先算清风险敞口:基于库存水平、采购计划、销售订单等数据,精准核算需要对冲的风险规模;动态跟踪基差:定期计算现货与期货价格差(基差),基差大幅扩大时适当补仓,缩小时适度减仓,确保对冲效果;规避流动性风险:不持有临近到期的冷门合约,提前 1-2 个月逐步平仓,或切换至活跃合约,避免 “想平却平不掉” 的困境。

引入套期会计核算体系,将期货与现货账户作为整体评估:摒弃 “单账户盈亏” 思维,重点关注套保组合的整体损益稳定性;按套保周期(如月度、季度)评估效果,而非短期波动;建立套保效果归因分析机制,区分基差变动、操作执行等因素的影响,持续优化策略。

图片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永远牢记风控是套保的 “生命线”,需实现 “事前、事中、事后” 全覆盖:事前授权、事中监控、事后监督并规范操作流程:下单前双人核对品种、手数、方向,避免下错单等低级错误,同时备份交易记录以防追溯风险。

图片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在此,作为专业的大宗商品企业运营及风险管理数字化服务商,智慧云极深入大宗商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,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,推出专属于大宗商品行业的涵盖大宗商品企业期、现、财等核心业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——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



  • 上一篇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“碎片化”风险来临,大宗商品企业在漩涡中寻生机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