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国际环境复杂且不断变化,地缘政治冲突频繁爆发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这些因素相互叠加,使得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极大冲击。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愈发剧烈超过5000余万家中小大宗商品企业正深陷库存积压、成本居高不下、经营压力巨大的多重挑战之中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综合来看,多数企业面临的核心痛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。
其一,参与度不够。截至2024年底,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的服务次数不足四万,大量企业仍然暴露在在价格波动的风险之下,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。
其二,实际操作门槛过高。专业团队匮乏、资金成本高昂、会计处理复杂等一系列问题,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、资金有限,对期货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,不敢轻易涉足期货交易。
其三,认知存在偏差。对衍生品“高风险”的刻板印象,严重阻碍了其风险管理功能的正常发挥。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认为衍生品交易就像是一场赌博,风险极高,一旦参与就会血本无归。
疫情后,衍生品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,政策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,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。当下1.69万亿元的资金总量与146个上市品种共同构建的“工具箱”,正在成为中小企业突破风险管理瓶颈的关键助力。
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,今年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达40.76亿手,成交额为339.73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7.82%和20.68%。同时铸造铝合金、纯苯、丙烯等新品种加速落地,覆盖农产品、金属、化工、新能源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,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精准的风险对冲工具。
例如“期权 + 现货”模式精准助力企业纾困。华北某油脂企业通过定制化期权产品,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同时,购买看跌期权合约。既锁定了价格下跌的风险,又保留了价格上涨的收益,实现了成本降低,为全年生产计划提供了保障。
再比如在今年硅铁市场处于低迷期时,某铁合金企业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时,嵌入了一份看涨期权合约。市场价格上涨,客户按照期权合约价格向企业支付费用;市场价格下跌,企业按照合同价格向客户出售实物。这种含权贸易的模式,使得企业在市场低迷时期也能够实现盈利,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
此外,还有“境内 + 境外”全域保障模式。针对企业出海的热潮,跨境业务面临汇率和价格的双重风险,通过专业化设计利用境外子公司构建全球服务网络,通过期货公司进行外汇期货交易,锁定汇率风险;通过境外期货市场进行商品期货交易,锁定原材料价格风险。

对于中小企业而言,要运用衍生品筑牢风险防线,需要从认知到实践进行全面升级。摒弃“衍生品 = 高风险”的错误观念,将其视为常态化的风险管理手段,借助专业力量,运用数字化工具,搭建适合自身规模的套期保值方案,守好操作关是关键。

随着“期货 + 仓储”、“期货 + 物流”等融合模式的不断深化,衍生品正从单一的风险对冲工具,升级为覆盖采购、生产、销售全链条的综合服务方案,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在此,作为专业的大宗商品企业运营及风险管理数字化服务商,智慧云极深入大宗商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,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,推出专属于大宗商品行业的涵盖大宗商品企业期、现、财等核心业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——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。

如果您对智慧云极CTRM期现云系统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信息,请随时联系我们,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讨大宗商品企业风险管理的未来!

武汉智慧云极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@Copyright 2019 备案号:鄂ICP备18024219号